EN

跳舞,對自己的擁抱/世新大學崇友人文講座

2019/10/18

一般人對於舞蹈的認識大多以藝術賞析的層面為主,透過觀賞節目或舞台演出來了解,且認為舞蹈是有距離感的,會有這樣的感覺,是因為我們忽略舞蹈是需要透過實際的參與和感受。本週崇友人文講座邀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何曉玫院長,為我們開啟和舞蹈的連結,了解現代舞的發展脈絡。講座一開始,老師就先帶領大家做做伸懶腰、打哈欠等伸展動作,用身體感受舞蹈,展開一場與自我的對話。

從宮廷社交舞到浪漫芭蕾舞

要了解現代舞的發展脈絡,可以從芭蕾舞開始談起。最早,芭蕾舞是宮廷社交舞的一種,這時候的舞蹈動作大多以走路、敬禮、轉圈和眼神互動為主,穿著華麗的馬甲服裝與面具,搭上音樂,是一種禮貌與美的象徵。當義大利公主凱瑟琳嫁到法國後,也將這樣的舞蹈一併帶進法國,掀起一陣流行,尤其是最愛跳舞的國王路易十四,還因此成立的舞蹈學校,建置完整的芭蕾舞學習系統。

談到芭蕾舞的學習系統,用自己的身體來感受最深刻,因此老師帶領同學動動身體,來練習芭蕾舞的五個基本位置,透過站位的改變,感受身體肌肉的拉伸與核心平衡的變化。芭蕾舞為了展現舞者的身體線條,要求舞者將腳指頭往外開展,全身的肌肉都需要用力地伸展且保持平衡,還需要加上呼吸的控制,來維持舞者型態,不僅只有優雅,是結合力與美的表現。

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,追求經濟與機器科技爆炸式發展的年代,藝術體驗變成大家在從事生產的枯燥生活裡的精神慰藉。這時候的舞蹈劇碼大多以神話故事、探討生死命題,因此出現像是人與精靈相戀的浪漫舞劇《吉賽兒》,動作表現強調女舞者的曼妙與輕盈,男舞者大量的抬舉動作也是為了襯托女舞者。19世紀末,對於舞蹈的期待不僅只有浪漫,還希望追求更華麗絢爛的動作技巧,《天鵝湖》裡黑天鵝所表現的42圈單腳旋轉將舞者身體的的力量發展得更極致,男舞者強調線條感的跳耀動作,也是這個時期的舞蹈特色。

脫掉束縛的現代舞表現

如果舞蹈表演只有炫技,那麼看一齣舞就像是場特技比賽,脫離古典時期,在20世紀初,開始有不同的對話,對於舞蹈形式發展出新的想法,強調情感意境的表現。伊莉莎白・鄧肯,第一位脫掉芭蕾舞鞋和tutu (芭蕾舞的蓬裙)的現代舞者,強調舞蹈表演要回歸到身體自主權,認為情感才是舞蹈的最核心價值,並以此為中心,結合自然奔放的舞蹈動作來演繹舞蹈。

20世紀初,鄧肯影響歐洲的芭蕾舞也影響了美國的現代舞的發展,激發許多編舞者的創作,知名編舞者瑪莎葛萊姆就是其中一位先驅者,開展現代舞碼百花齊發的時代。舞蹈的身體語言變成一種媒介,用來傳遞創作者想要述說的故事和情感。

時代改變,身體的語言也會跟著改變,現代舞仍有存在制式規格和僵化的訓練,因此有後現代舞的出現,主張舞蹈表演可以不需要是專業的舞者、不穿舞鞋,不被場域所限制,同時在音樂和美術表現上也有新的思想發跡,所有的發展都在思考,要如何讓藝術表演回到大眾?

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舞蹈

在講述舞蹈發展歷史後,何曉玫老師提到,每一天日常的動作其實就是舞蹈的原型,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「舞」,請同學思考,從早上起床開始,用4個動作來展現生活的日常。老師一步一步引導同學釋放肢體,放上有節奏的音樂,將舞蹈帶進課堂,鼓勵同學要多用身體帶動思考,讓舞蹈不被語言和文字侷限。

藝術承載著文化與族群特色

日本在二次大戰後,經歷文化再生、城市再建的過程,如何從崩壞後再興起,因為這之間的掙扎發展出用極度殘酷肢體所展現的極致美學舞蹈《山海塾 》。德國舞者碧娜鮑許創造了另一種身體的故事,表現內在的聲音,舞蹈不只是技巧,而是發自內心表達一個議題,碧娜鮑許的舞蹈創作講述許多兩性的關係、人與人的緊張關係、人跟政治之間的關係。

藝術表演能夠承載不同文化與族群情感,是沒有辦法比較的,無論是日本展現極致的美學作品,德國以自己為出發點的感動,或是來自非洲土團所擁有的身體極速爆發力與韻律感。藝術,不用超越任何人,創作要從認識自己的文化開始,尋找生命的養分並融入在自己的創作分享中。

從台灣的衝突美感出發 提煉出獨特的藝術表現

台灣擁有多樣的殖民特色,有中式廟宇色彩、日式工法建築、現代鋼骨結構等,糅合出獨特的衝突美感,何曉玫老師以在地的養分創作出《默禱新樂園》,捕捉了臺灣社會矛盾混亂、 衝突又無比包容的生命狀態。用開放遊走式的劇場表演手法,重新詮釋傳統文化。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在於根植本土,透過這些養分再製創作,淬煉出生命中實質的情感觸動珍貴的那一刻。

舞蹈不只是技術,透過舞蹈能夠認識文化、歷史與社會發展變遷,是一種看見世界的媒介。而從自身出發,也能夠藉此了解自己,更深刻的去感受力量與情感,就像老師最新的作品《極相林》傳達出鍛煉身體的過程是需要痛,心靈也是可以因為一次一次的受傷而學到強壯與堅強。老師最後分享,「舞蹈就在身邊,每一天日常,都是一劇舞劇,期待大家都能跳一支屬於自己一輩子美麗而優雅的舞。」

來源:https://www.gfc.org.tw/project-news/2686